古代王朝都讲究天人感应,皇帝的诏书上开头就写着“奉天承运”,朝廷里专门有个钦天监线上炒股配资杠杆,为皇帝和国家测算命运。
封建王朝要是想改变什么事之前,一定要问一问老天爷。不过清王朝走到终结的时候,老天爷给了清朝强烈暗示,清朝统治者都没当回事。
清朝末年,接连发生了三件大事,桩桩件件匪夷所思,难道真的是清王朝灭亡之前的预兆?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不尽如人意。其中,毛利率21.84%,同比增21.24%,净利率7.54%,同比减59.11%,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5995.17万元,三费占营收比7.97%,同比增81.36%,每股净资产5.75元,同比减16.79%,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9元,同比减6.09%,每股收益0.05元,同比减91.53%。具体财务指标见下表: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一般。其中,毛利率28.09%,同比减28.85%,净利率-38.72%,同比增3.56%,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46亿元,三费占营收比38.62%,同比减2.05%,每股净资产10.13元,同比减16.0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7元,同比增24.83%,每股收益-0.7元,同比减17.32%。具体财务指标见下表:
火烧贞度门:皇帝在纸糊的彩棚里大婚
光绪帝跟他的皇后隆裕关系非常不好,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隆裕可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但是光绪帝独独喜欢爱跟慈禧作对的珍妃,这对母子也在日复一日的争端中渐行渐远。
光绪和隆裕的婚姻,就是从一场悲剧开始的。众所周知,古代婚礼有非常复杂的流程,有时要准备上好几年。
而皇帝的婚礼更甚,由于是亲上加亲,慈禧太后的非常重视,亲自操办婚礼的大小事。可是就在婚礼开始的一个月前,一场大火打乱了所有计划。
当时着火的地方不是什么偏僻小殿,就在紫禁城最大的宫殿太和殿正门前。起火的的地方是贞度门,就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这道门是通往皇宫的必经之路,清朝官员们每天都要从这道门进出。这里连着太和殿,左右还有许多库房,是皇宫重地,每天都有重兵把守。
皇帝要结婚,宫里的安全不能懈怠。因此紫禁城护军日夜巡视,在皇宫排查险情。一天晚上,两位把守贞度门的护军因为连轴转支撑不住,在守门期间睡着了。
不幸地是,他们巡视用的油灯还烧着,古代建筑都是木制的,那几天天气很好,已经很久没有下雨了,油灯在挂在门边的檐柱上,引起了火灾。
可巧当天夜里刮起了大风,降火越吹越高,火势迅速蔓延到各处,大火烧了两天两夜才被扑灭。
当时参与扑火的官兵,用倾巢出动来形容也不为过,在紫禁城附近的7000余名官兵,都参与到救火中去了。
贞度门、太和门、昭德门都被烧了,好几处库房化为灰烬,库房里光绪帝的婚礼用品,也全都毁于一旦。
皇帝结婚的日子都是算过的,不能随意更改,慈禧太后命人加班加点的修复,但是婚礼用的器物好找,被损坏的几座大门和库房可不是一时半会儿修得好的。
慈禧太后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找来扎彩师傅,用彩纸在太和殿前临时搭建了彩棚,伪装成太和门、贞度门和昭德门,只要看着像那么回事就行了。
所以光绪和隆裕皇后,就是在纸糊的皇宫里结婚的,这可不是一件吉利的事。懂点民俗的都知道,中国的风俗里,只有在葬礼上才会用彩纸搭建假建筑,烧给逝世之人使用。
光绪和隆裕两个大活人,在这种情况下结婚,不正是预兆了灭亡吗?
隔江犹唱后庭花:京剧戏班空台唱戏
南朝陈后主亡国之时,他所作的歌曲《玉树后庭花》还在传唱,后庭花从此被当作了亡国之音。这样的亡国之音,在清朝末年也出现了。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在旅顺有计划地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屠杀。日本人攻陷旅顺之后,对城中平民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清洗。
日本军队在旅顺城内,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出嗜血的野兽面目,在旅顺城见人就杀,城中满地都是残肢断臂。
只有36人幸免遇难,他们被日本军队当作奴役,为日军收拾屠杀后的残局。杀人只在眨眼之间,但尸体运送足足花费了1个月。
旅顺城郊的尸体形成了一座尸山,日本军队用火油烧了十几天才烧完。尸体烧尽后的骨灰被日军随意装在四口棺材里,草草埋在了白玉山东部的安葬岗。
然而在这场震惊世界大屠杀发生之时,旅顺城内有一家戏院,还在唱着京剧。日军闯入的时候,戏院观众席上空无一人,只有装扮齐全的戏子还在咿咿呀呀地念着唱词。
当时日军也感到疑惑,戏台下观众都没了,城里惨叫哭喊声不断,这些戏子怎么还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一样,在戏台上不肯离开。
原来他们是当地官员专门从京城请来的戏班子,日军进驻旅顺之后,这些官员提前得到消息,都逃之夭夭。
戏班子等到屠杀开始之后,才知道旅顺屠城了。眼看逃脱无望,便索性最后唱上一曲,作为自己在世上的最后声音。
这出死亡京戏,就像是清王朝的悲剧挽歌,预示着清朝在帝国列强的瓜分之下,走向终结的命运。
清代桃花源记:湖北官员不知甲午战争发生
清朝末年,清朝统治阶层和底层民众之间,已经产成了巨大的隔阂,地方行省甚至不知道中央发生了什么。
甲午战争发生之后,清朝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打开了清朝的通商口岸。当时战争刚刚结束,日本人以为自己威名已经传到了中国大江南北,没想到事实并非如此。
一位日本官员来到湖北,湖北的官员不仅丝毫不害怕日本人,还热情接待了他们。日本官员心里吃了一惊,以为中国官员的心理素质都这么好。
没想到沟通之后,日本官员才恍然大悟,这些湖北官员对日本侵略中国的事情一无所知,完全不知道国家刚刚经历了战争。
其实这也不能怪湖北官员,清王朝是中央专制集权的顶峰,国家政治权力被少数几个人把持,下层官员不知道也不奇怪。
当时有经历过甲午中日战争英国人评价,清政府已经和中国人民完全割裂开来了,清朝看似统治着人民,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人民的掌控,地方政治和中央政治实际上成为两套独立的体系。
甲午中日一战,看似是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的战斗,实际上确实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和日本军队的战斗。
统治者沉迷虚假幻象,人民孤立无助,清廷政府失去民心,这些现象最终导致了清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