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线炒股配资选择配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做强做优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服务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等领域风险。
在监管政策持续优化的背景下,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显著提升。一方面,不少消费金融公司正加速批量转让不良资产,转让的不良资产呈现出逾期时间缩短、定价降低等新特点;另一方面,地方AMC成为接盘“主力”,随着市场扩大,其接盘能力也在不断升级,正从“简单清收”向“精细化运营”转型。
账龄短、价格低成新特点
4月10日,南银法巴消金挂出年内第三笔个人消费贷款批量转让项目公告。此次共涉及3216户个人不良债权,债权金额合计为2.7亿元,其中本金2.51亿元,利息0.19亿元。
仅在3天前,该公司刚挂牌了一笔个人消费贷款批量转让项目,涉及的债权金额合计约3.08亿元,其中本金为2.45亿元、利息为0.64亿元。
这也意味着,近一周内南银法巴消金就上架近6亿元的债权。
这并非个例,今年以来消金公司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正在不断加速。
记者据银登中心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2日,共有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平安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等十余家机构参与不良贷款转让业务。
拉长时间线看,去年开始消金公司就加快了高频处置不良资产的步伐。银登中心披露的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显示,2024年,消费金融公司的不良贷款转让成交规模仅次于股份行,合计达414.4亿元。
(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参与主体结构 图片来源:银登中心)
与往年相比,近期消金公司转让的不良贷款呈现出逾期时间缩短、定价降低等新特点。
一方面,记者注意到,此前消金公司批量转让的不良资产多为积压数年的坏账,但近期,不少账龄较短的债权也被摆上“批量转让台”。
以上述提及的南银法巴消金的批转项目为例,4月7日上架的3.08亿元债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仅为438天。而4月10日上架的2.7亿元债权,加权平均逾期仅为5个月。
无独有偶,平安消费金融近期转让的4.69亿元债权,逾期1年内的本金占比达到21%,逾期1~2年本金占比为79%。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转让的10.42亿元债权,资产包账龄也整体较短。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仅为488天,有房产或车产线索的客户本金占比46%。
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加速出清不良资产包的背后,是行业对市场预期的集体调整。华南某消金公司风控端人士对记者表示,此前市面上转让的不良资产包账龄通常都在180天以上,2~3年偏多。但现在随着行情波动,消金公司更希望“轻装上阵”,即时抛包袱。尤其在未核销之前,将不良贷款打包出表,有助于缓解不良压力,减轻拨备核销压力。
另一方面,消金公司转让的不良贷款定价也通常较低,1折以下已成为常态。例如,蚂蚁消金2025年第1期个人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为5.81亿元,公开竞价起始价为5020万元,约为0.86折。
不过记者注意到,这些跌破“地板价”的不良资产包通常账龄较长或经历多次流拍。例如,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转让的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为1.8亿元,起拍价仅为479.1万元,低至约0.26折。而该笔款项的加权平均天数高达774天,相对较长。
资产包流拍后通常折价幅度扩大。以锦程消费金融为例,近期该公司在阿里资产交易平台频繁发布个人抵押债权转让公告。一笔原价为19.1万元的个人抵押债权,4月4日第一次拍卖时价格为8.4万元,约原价的4折,但出现流拍。近期拟进行第二次拍卖,拍卖价格仅为7.64万元,约原价的3.7折。
消费金融公司批转的不良贷款愈加“物美价廉”背后,也隐藏提前“拆弹”的风险逻辑。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加速不良资产处置有助于消金公司优化资本结构。
博通咨询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在当前环境下,消费金融机构加速不良资产处置,有助于降低潜在风险敞口,减少损失,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与监管要求。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持类似观点。他指出,消费金融公司的资产主要是个人消费贷款,而且消费金融公司多数不具备规模化处置不良资产的能力,因此在全年未偿本息成交规模上同样较为靠前。批量转让有助于消费金融公司减轻无效资本占用,腾出更多资源促消费、扩内需。
此外,董希淼认为理念的转变也是关键因素。一些金融机构倾向于通过自身催收等方式来处置不良贷款,而更多消金公司为了提高处置效率选择进行批量转让。
接盘力量也在升级
消金公司转让规模持续打“骨折”扩量后,市场是否买单?又有哪些市场机构选择接手?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下称“地方AMC”)成为“接盘”主力。银登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地方AMC共受让不良贷款未偿本息1639.5亿元,占全年未偿本息成交规模的七成,为最主要的不良资产受让方。
银登中心统计的批量个人业务前十大活跃受让方也均为地方AMC,包括北京市国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国瑞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
记者注意到,随着市场扩大,地方AMC正从“简单清收”向“精细化运营”转型。
近期,地方AMC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速度正在加快。今年,包括海南新创建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南新创建”)、 昆朋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长达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地方AMC均宣布,获批接入人行征信系统。至今,已经陆续有超过20家地方AMC获批接入人行征信系统。
业内人士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部分地方AMC在不良资产处置中面临信息不对称、信用评估滞后等难题,使得地方AMC可以更准确地掌握资产包动态。可以帮助其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接盘过程中,地方AMC与消金公司的合作流程也日趋成熟,转让后会发布债务催收联合公告。例如,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信消金”)年初将部分债权批量转让给天津滨海正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滨海正信”)。转让完成后,双方发布了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债权转让暨债务催收联合公告。
其中,重点强调了两项用户信息的处理方式,一是中信消金将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该合同项下贷款资产转让信息;二是滨海正信将按实际情况向征信机构完成征信报送工作。
不过,目前市场仍然存在一定难点。一名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人士此前对记者表示,他所在的机构更倾向于购买对公不良资产。目前大多数管理层认为,消金个贷不良资产处置起来较为麻烦,涉及主体多,单笔金额小,收回难度大。
对于消费金融机构而言,批量转让也并非“高枕无忧”。一名消费金融机构人士认为,假设消费金融不良贷款受让方如采用违规催收方式,可能牵连公司自身的品牌信誉。因此在进行债权批量转让过程中,受让方的专业能力也应该是重要的考察因素。
此外,在他看来,当前市场平均折扣率已接近历史低位,部分机构转让不良资产包后,当期利润可能承压。如何在风险出清与财务表现间取得平衡,仍是行业共同挑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王方然
相关阅读涉及油气资产据估算超124亿元人民币。
86 04-02 17:13金融业机构负债为452.17万亿元,同比增长7.5%。
92 03-20 16:46“补血”计划进行时。
237 03-12 22:06宜宾银行目前还有多家法人股东股权被质押和冻结,后续存在被拍卖的可能性。
132 02-04 22:19票据融资单月较同期创新高在线炒股配资选择配资。
100 01-15 21:0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